摘要:
人民币有望在2030年取代英镑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
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更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望为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花旗依然看好未来人民币和中国债券的走势。
市况回顾:
周三美国股市在科技股带领下普涨,标普500指数上涨1.4%,收盘仅略低于2月创下的纪录收盘高位,道琼斯工业指数收高1.05%,纳斯达克指数收高2.13%。
周三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放量收升61点,创8月6日以来新高。路透测算的人民币汇率CFETS指数创近三周新高,年内升0.92%。
现状分析:
假设人民币国际化以2009-2015年的速度进一步推进,花旗预计到2030年人民币将在全球支付中占7.94%的份额(目前为1.76%),并将取代英镑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
虽然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份额相比欧元和美元仍然较低,但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有望减轻地缘政治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在2018年初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后,政府采取了放宽资本管制的措施,包括在2020年5月给予合格外国投资者更大的自由度投资国内证券和期权,随后宣布了将在粤港澳大湾区推行跨境财富管理连接试点计划。同时,中国多个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也有望增强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基于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系统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可以充当中国主要商品进口的贸易结算货币。中国也一直在通过鼓励外国公司和投资者发行人民币债券和股权并持有更多人民币债务来扩大人民币的使用途径。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更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有望为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打下坚实基础。

投资策略:
花旗认为,2015年之后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逆周期调节措施,审慎的资本账户管理,以及稳定的离岸人民币融资市场,使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重拾信心。
进一步开放境内金融市场,扩大离岸人民币产品范围,叠加审慎的货币政策,可以提高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另外,美元的疲软也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花旗依然看好未来人民币和中国债券的走势。
相关配置标的:人民币和中国债券。